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院校百科

【广西高考】广西科技大学简介

时间:2025-05-18 11:12:58  100人浏览

广西科技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南宁筹建的广西工学院。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迁至柳州市办学。2012年,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并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广西科技大学。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师生为重”的办学理念,以“求真近道,明德致新”为校训。

广西科技大学现有文昌、柳石、柳东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800亩,校舍总面积83万多平方米。文昌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承担着学校的主要教学和科研任务;柳石校区和柳东校区则分别承担着部分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生活等功能。

学院设置

广西科技大学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包括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理学院(公共数理教学部)、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文化艺术教学部)、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启迪数字学院、宏达威爱科技学院、医学部等。此外,还设有2个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学科实力评估情况——

学科建设

广西科技大学现已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涵盖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B类),9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涵盖40多个专业方向。

学科评估结果

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化工、车辆工程、企业管理、结构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应用数学。

学术成就

广西科技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近3年,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近10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近4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17项。专利授权近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503件,授权专利数居全区高校前列。

教学成果

广西科技大学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近年来,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一等奖14项。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800多项,其中,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获得国家级铜奖4项;参加201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2020年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均获得亚军;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累计获金牌51枚;参加广西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获普通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足球队获普通本科组亚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西科技大学国际化办学水平日益提升,与俄罗斯、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8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实施国际化评价试点高校”和“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荣获“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进步最快单位”和“汉语水平考试(HSK)网考优秀考点”荣誉称号。目前,外国留学生规模近400人。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本科“4+0”项目2个,项目在校生800多人。

科研平台

广西科技大学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1个,柳州市重点科研平台31个,其中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个。这些平台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术资源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由文昌校区图书馆、柳石校区图书馆和柳东校区图书馆组成,是桂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1126.062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3.695万册,电子资源842.3679万册。学校还建设有CNKI、经纶、读秀、Springer、Elsevier、PQDT等中外文数据库52个;自建了学校硕士学位论文及随书光盘数据库,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和研究领域。

学校荣誉

广西科技大学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称号,是“自治区绿色学校”“柳州市花园式单位”“柳州市治安保卫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