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软科211及四非排名:北科211之王,首医四非第一!
相关阅读:
- 重磅!第五轮学科评估72个主流学科A类名单最全版独家发布!(建议收藏)
- 第五轮评估985/211文理工医总排名:南开超人大科大,跻身华五集团!
- 第五轮评估文科实力大洗牌:上交浙大进前10,南开第6,武大跌至第10!
- 第五轮最热门信息类7大学科实力:西电全国第6,力压北邮成电
2024年4月18日,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这一排名基于一系列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数据收集,旨在为广大学子、教育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清晰、客观的高等教育院校排名参考。
本文聚焦211、四非等非985大学今年的表现,一探2024年最新大学发展态势和格局。
01 2024年软科排名非985整体评价

非985大学按照门类看,在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荣登榜首。这所学院凭借其深厚的医学背景和卓越的科研实力,成为了医药类大学的佼佼者。其严谨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科研设施,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经类大学排名中,上海财经大学位居榜首。作为国内财经教育的领军者,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会计、经济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教学和科研积累。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语言类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一。这所学校以其卓越的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项目而闻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和国际视野拓展机会。其在外语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和国际化程度,使其成为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法类大学排名中拔得头筹。这所学校在法学领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实践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其严谨的学风、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类大学排名中占据首位。这所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多元化的学科设置和独特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体育大学在体育类大学排名中领跑。这所学校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具有卓越的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其先进的体育设施、优秀的教练团队和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体育素质培养和国际化发展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这所学校凭借其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成为了合作办学领域的佼佼者。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学子前来求学。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充分展示了各高校在不同领域的实力和特色。这些排名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选择理想学府的参考依据,也为各高校提供了改进和提升的动力。

02 2024年软科211及四非版大学排名一览

从2024年软科排名来看,“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90所为“双一流”高校。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双一流”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和贵州大学作为今年首次进入百强的“双一流”高校,分别位列第93名和第95名,这无疑是对它们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的肯定。
在众多“双一流”高校中,北京科技大学以其优秀的学术水平脱颖而出,在全国总排名中高居第35位,更是在211大学的排名中名列第一,成为了211之王。这一成就反映了北科大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同时也彰显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

除了北科大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也双双闯入前40强,一举超过了985名校兰州大学和东北大学。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这两所学校的实力和潜力,也显示了它们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强势211也纷纷跻身全国前50强。这些学校的优秀表现充分说明了“双一流”高校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上的重要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双一流”高校都能在排名中取得理想成绩。例如,北京邮电大学作为分数最高的211高校,其排名却连跌6位至63名,沦为中游211。这一现象提醒我们,高校在追求高水平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财经类高校中,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分别位居第35位和第44位,成为财经类高校中的佼佼者。这两所学校在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财经人才。

新型大学中,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分别位居第34位和第42位,已经和部分985高校不相上下。这些新型大学在办学理念、学科设置、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外合作大学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蝉联前三。这些学校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提高了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昆山杜克大学作为首次上榜的中外合作大学,位列第4名,这无疑是对其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的肯定。这一成绩也显示了中外合作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在全国100强中,有10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其中浙江工业大学(64名)、深圳大学(72名)、江苏大学(80名)、扬州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位列前五。这些高校在各自领域内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其排名的提升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成果。
2024年软科排名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办学、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也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实现真正的学术繁荣和社会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高等教育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